关于大学生就业的名句
1) 奮斗這一件事是自有人類以來天天不息的。
--孫中山2) 人類要在競爭中求生存,更要奮斗。--孫中山3) 革命軍的責任是要把不平等的世界打成平等的。
--孫中山4) 必須在奮斗中求生存,求發展。 -- 茅盾5) 奮斗以求改善生活,是可敬的行為。
-- 茅盾6) 奮斗之心人皆有之。 -- 李叔同7) 奮斗是萬物之父。
-- 陶行知8) 幼兒比如幼苗,必須培養得宜,方能發芽滋長。 作者: 陶行知9) 幼兒教育實為人生之基礎。
作者: 陶行知 10) 賢者有言,一個人到處分心,就一處也得不到美滿的結果;這樣的人若遇事不順意,豈足為怪? -- 佚名11) 航海遠行的人,比先定個目的地,中途的指針,總是指著這個方向走,恐怕永無達到的日子。 -- 李大釗12) 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年之我,創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
作者: 李大釗13) 青年之文明,奮斗之文明,也與境遇奮斗,與時代奮斗,與經驗奮斗。 故青年者,人生之玉,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
作者: 李大釗 14) “不恥最后”。即使慢,弛而不息,縱會落后,縱會失敗,但一定可以達到他所向的目標。
作者: 魯迅15) 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 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作者: 魯迅 16) 青年應當有朝氣,敢作為。--魯迅17) 幼稚是會成長,會成熟的。
只要不衰老,腐敗,就好。--魯迅18) 長者須是指導者協商者,卻不該是命令者。
--魯迅19) 凡事以理想為因,實行為果--魯迅20) 確立起一種正確的人生哲學,于每個人乃是生死攸關的需要。失去了人生目標的人,是最不幸的人。
作者: 趙鑫珊21) 任何人要達到自己的目的,愛也罷,追求也罷,目標必須明確。 作者: 林海鑫22) 人到中年才能深切地體會到人生的意義、責任和問題,反省到人生的究竟,所以哀樂之感得以深沉。
作者: 宗白華23) 中年是只會感慨不會感動的年齡,只有哀愁沒有憤怒的年齡。中年是吻女人額頭不是吻女人嘴唇的年齡。
作者: 董橋24) 中年是一次毫無期待心情的約會。 作者: 董橋25) 支配戰士行動的力量是信仰。
他能夠忍受一切艱難、痛苦,達到他所選定的目標。 作者: 巴金26)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作者: 孟子27) 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28) 少壯輕年月,遲暮惜光輝。
作者: 何遜 29)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作者: 孟郊30) 如果你希望在年老時受人愛戴,那麼在你年輕之時就應待人有禮。
作者: 黎里 31) 我們必須調整我們的生活形態,使黃金時代藏在未來的老年里,而不藏在過去的青春和天真的時期里。 作者: 林語堂32) 人生世上如歲月之有四時,必須要經過這純熟時期……須知秋天的景色更華麗,更驚奇,而 秋天的快樂有萬倍的雄壯、驚奇、華麗。
作者: 林語堂33) 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孔子34) 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
--孔子35)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可以謂之文也。--孔子36)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孔子 3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38) 君子欲吶于言而敏于行。--孔子 39)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 40)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41)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孔子 42) 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友便僻,友善柔,友便妾,損矣。 43) 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 44)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作者: 曹操 45)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
作者: 劉禹錫 46)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作者: 李商隱47) 中年的妙趣在于相當的認識人生,認識自己,從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作者: 梁實秋48) 少年為未知的前途彷徨,老年為已知的寂寞而發愁;獨獨中年,江山已定,前途在握,分分秒秒都可以自行支配,充分享受。 作者: 尤今49) 在青春的世界里,沙粒要變成珍珠,石頭要化作黃金……青春的魅力,應當叫枯枝長出鮮果 ,沙漠布滿森林……這才是青春的美,青春的快樂,青春的本分! 作者: 郭小川 50) 人世間,比青春再可寶貴的東西實在沒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
最可寶貴的東西都不甚 為人所愛惜,最容易消逝的東西卻在促進它的消逝。誰能保持得永遠的青春的,便是偉大的人 。
作者: 郭沫若 51) 一個人有無成就,決定于他青年時期是不是有志氣。 作者: 謝覺哉 52)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于硎,人生最寶貴之時期也。
青年之于 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身。 作者: 陳獨秀53) 青年是人生的驕傲,也是時代未來的希望。
作者: 林伯渠54) 真理,在嬰兒的沉默中,不在聰明人的辯論里。 作者: 冰心55)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往往只有幾步。
柳青56)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57) 婚姻是一場賭博,男的賭自由,女的賭幸福--無名氏58) 好男人的標準就是要讓那些有機會和自己結合而失之交臂的女人后悔,讓屬于自己的女人終身幸福。 --無名氏5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易經 60) 茍利國家生死已,。
2.有關大學的名言警句大學的一個獨特特征是,它們把科學和學問設想為處理最終無窮無盡的任務……教師不是為學生而存在;教師和學生都有正當的理由共同探究知識。”
——洪堡,[美]伯頓·克拉克.探究的場所[M].王承緒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9,20,54. 大學需要寧靜 “大學的生存條件是寧靜與自由,自由是必須的,寧靜是有益的,大學全部的外在組織即以這二點為依據。”——洪堡 陳洪捷.德國古典大學觀及其對中國大學的影響[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大學的自由 國家必須保護科學的自由,在科學中永無權威可言——洪堡。
陳洪捷.德國古典大學觀及其對中國大學的影響[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忘記生活 “當科學似乎多少忘記生活時,它常常才會為生活帶來至善福祉。”——洪堡 陳洪捷.德國古典大學觀及其對中國大學的影響[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學術自由 大學最主要的原則是尊重自由的學術研究。
——洪堡,[德]鮑爾生.德國教育史[M].滕大春等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大學與國家 國家決不應指望大學同政府的眼前利益直接聯系起來;卻應相信大學若能完成它們的真正使命,則不僅能為政府眼前的任務服務而已,還會使大學在學術上不斷地提高,從而不斷地開創更廣闊的事業基地,并且使人力物力得以發揮更大的功用,其成效是遠非政府近前布置所能意料的。——洪堡 大學的職能 “大學是教育機構,也是研究機構,但大學存在的主要原因既不能從它向學生傳授純粹知識方面,也不能從它為院系成員提供純粹研究機會方面去尋找。
……大學存在的理由在于,它聯合青年人和老年人共同對學問進行富有想象的研究,以保持知識和火熱的生活之間的聯系”—— 英國數學家兼教育家A·N·懷特海 教育不是著眼于實用 教育必須培養人的自我決定能力,而不是要培養人們去適應傳統的世界。教育不是首先著眼于實用性,不是首先要去傳授知識與技能,而是要去喚醒學生的力量,培養他們的自我性、主動性、抽象的歸納力與理解力,以便使他們能在目前還無法預料的未來局勢中,自我作出有意義的選擇。
——費希特,柏林大學第一任選舉出來的校長。 人與教育 人不應被作為手段,不應被看做一部機器上的齒輪。
人是有自我目的的,他是自主、自律、自決、自立的,是由他自己來引導內心,是出于他自身的理智,并按自身的意志來行動的。而教育的實質,就在于如何使人們能去理智地引導內心,理智地采取行動。”
——康德,摘自托馬斯.尼佩代爾《德意志史1800-1866》p34 知識的價值 “知識的費用—不管其價格如何—比之于世界在整個人類無知的歷史上所付出的代價來說,總是微小的。”——美國前總統林登·B·約翰遜 大學的理想 “大學的理想要靠每一位學生和教師來實踐,至于大學組織的各種形式則是次要的。
如果這種為實現大學理想的活動被消解,那么單憑組織形式是不能挽救大學生命的。”——雅斯貝爾斯 大學與社會的沖突 大學里的先進思想、進步的價值觀念往往與阻礙社會發展的勢力產生沖突,大學因而也成為社會變革的“策源地”。
在中國有人們熟知的“五四”運動與北京大學,在國外,如艾爾文·古德納列舉的那樣,最初支持路德反叛教會的,是他所在的位于威登堡的大學以及德國其他大學里的教師和學生;英國爆發的大規模資產階級革命,大學是反叛的源頭;在俄國,1905年革命以前的所有革命運動都是以知識分子和學生為基礎的。1905年革命也首先發端于學生罷課,然后才傳播到工人和農民階層。
[22]可以說,從大學產生以來,大學與社會的沖突時而緊張,時而緩和,但始終沒有間斷過。 ——“現代大學制度”概念綜述,宋旭紅,江蘇高教,2005年 03期 什么是大學 大學不是一個用一種觀點來看世界的緊密結合的專業群體。
作為不同專業的聚合,它是非集權的、松散的和軟弱的,——著名社會學家和高等教育學者伯頓·克拉克 大學的自主性和獨立性 “大學應向社會,也向政府證明,它能夠對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福利的提高作出重要的貢獻。但大學在執行政府的發展綱領和回應現代經濟的要求的同時,應當竭力保持本身的自主性,這是大學實現它的下述獨特的功能所絕對必須的:進行‘純’學術研究,實施社會批評,發展智力文化,服務作為人的這一社會存在等。
大學是唯一能夠解決所有這些問題的社會組織”——赫威·卡利耶,大學的文化模式[J].黃順經譯.外國高等教育資料,1998,(3). 大學的功能 “每一個較大規模的現代社會,無論它的政治、經濟或宗教制度是什么類型的,都需要建立一個機構來傳遞深奧的知識,分析批判現存的知識,并探索新的學問領域。換言之,凡是需要人們進行理智分析、鑒別、闡述或關注的地方,那里就會有大學。”
——[美]約翰·S·布魯貝克.高等教育哲學[M].鄭繼偉,張維平等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6:12. 學術自由 “就是可以自由地發表新思想和新發現,不僅不必因其向正統挑戰而懷有畏懼之心,并且確信這種新思想或新發現如果經得起考驗,就可以變成新正統以代替舊正統。在科學研究領域中是不分等級高下的,科學上的權威不是一成不變的,而學問的整個結構是由。
3.辯論賽:個人需要對于大學生擇業重要辯詞
1.正方觀點:以個人需要為前提,做到物盡其能,更能發揮個人價值,從而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故個人需要對大學生擇業更重要。
2.正方一辯陳述正方觀點:“個人需要對于大學生擇業更重要”.選手列舉了權威的問卷調查報告,并闡述了職業,大學生,大學生擇業三者的相互關系。
3.正方觀點:
1、個人需要并不等同于片面追求個人的利益,它雖然強調自我價值的實現,但同樣認同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與奉獻。
2、從個人的角度分析:大學是一個傳授知識的地方。所謂“術業有專攻”,每一個大學生都會成為某個領域的專業人才,都有自己最擅長和最適合的工作。
3 、大學生擇業以個人需求為重能更好的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生擇業對個人需要進行衡量的同時,已經將社會需要內化。
4.個人需要對大學生擇業更重要。不僅從生產關系,進到了生產力,還從個人對于社會的重要性,談到了擇業的目的,要理有理,還不乏廣闊的知識面。
5.我覺的還是選擇自己喜歡的好,只有喜歡才會認真的去做,才想去更好的展現自己的才華,這樣也是為社會做貢獻啊!而且還可以實現自己的自身價值,有何不好嗎?這樣的人生才有趣有價值。而且你喜歡,證明你在這方面有天賦,這樣你可以把這個工作推到更高的高度上。對社會來是說,它更需要創造型的人才!
6.當然是以自己的興趣了啊!你喜歡了做起來才會快樂,你才可以為自己工作付出更多的心血。而且你喜歡,證明你有這方面的天賦啊,你才可以在這里改革創新,這樣一樣也是為社會服務啊!而且不但、滿足了自己的愛好,還可以證明自己的自身價值,何樂而不為呢?
1.反方觀點:社會提供崗位,是個人就業的前提。社會所提供的正是社會所需要的。故社會需要對大學生擇業更重要。
2.反方一辯對正方一辯的論點進行駁論,并提出了社會需要對大學生擇業更重要的觀點,認為大學生和職業的存在以及大學生如何擇業都受到社會發展的制約,個人需要應該服從社會的需要。
3.在攻辯階段,正反方犀利激烈的辯論贏得觀眾的陣陣掌聲。在正方暫居上風的情況下,反方展開了反攻,提出了為什么十年后國家要恢復高考制度等一系列深刻的問題。而正方選手也不示弱,積極應對,以四兩撥千斤的回答博得陣陣喝彩。
4.反方認為社會需要才是更重要的,片面的強調個人需要會導致人們走向個人主義的極端。正方認為個人需要更重要,只要興趣使然就可以把不可能的事變為可能,提出若一味服從社會需要就會與機器無異。
5.反方觀點:
1、對大學生而言擇業不僅取決于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狀況,而且還與環境因素和擇業的可行性等密不可分,這些所牽涉的都與社會需求密不可分。
2、擇業時,也應以全局為重。當個人的愛好與社會需要發生沖突,以及與個人價值實現相矛盾時,我們就應當個人服從大局。
3、大學生的專業對口已成明日黃花,滿足社會對人才的日益需求才是最可行的辦法。
6.社會需要對大學生擇業更重要:
社會從原始的群居部落到現在的高度文明,每一步的發展過程都需要不同的人才、不同的思想,無論是高尚的。還是低賤的,只有每個人依據社會的需要而合理的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才有可能真正的融入這個社會,才有可能真正的為這個社會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
7. 倘若個人只是一味的注重自己的喜好、自己的需要去生活、去工作、去學習,而沒有意識到自己只是社會這個大海里的一朵不起眼的小浪花,那么個人只有漸漸的遠離這個社會,在不知不覺中消殆了自己,最后只能以一聲嘆息為自己畫上終點。
正方先就祖國正需要大學生積極的投身西部大開發為例,進一步闡述自己的辯題,再到農村的發展、建設,又到現今科技發展需要大學生,要大學生遠離小我,實現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