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道德经孟子经典名句

推荐人:网络投稿 来源: 互联网 时间: 2022-06-30 00:49 阅读:
中庸道德经孟子经典名句
1. What are the famous and sentences of morality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University\", \"The Golden Mean\", and \"Mencius\". 1. The way of university is in Mingming, in close people, and at the best.—————1.《論語》《大學》《中庸》《孟子》中道德篇名句有哪些

1、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大學》

譯文:《大學》的宗旨,在于弘揚高尚的德行,在于關愛人民,在于達到最高境界的善。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大學》

譯文:懂得停下來然后才穩定,穩定然后才能冷靜,冷靜然后才能平心靜氣,平心靜氣然后才能仔細考慮,仔細考慮然后才能有所收獲。

3、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中庸》

譯文:人的自然稟賦叫做“性”,順著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則修養叫做“教”。

4、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譯文:學習并且時常地復習,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而來,不也是很快樂嗎?別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卻不怨恨(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5、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

譯文:不得志的時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養,得志的時候就要努力讓天下人都能得到好處。

2.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中的十句名句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譯文:不害怕別人不了解自己,而是害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子曰:“吾十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愈短。”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有志于學問;三十歲說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掌握了各種知識,不致被迷惑;五十歲時知道了什么是自然規律;六十歲時能夠分別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歲,我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但無論做什么都不會違背規矩了。”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譯文:君子心地平坦寬廣,沒有德行的人卻是終日煩惱憂愁。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

譯文:宰予大白天睡覺。孔子說:“腐爛了的木頭不能雕刻,糞土似的墻壁不能粉刷。宰予這種人也不值得責備。”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譯文:君子會成全別人的好事,不會促成別人的壞事。沒有德行的人恰恰與之相反。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譯文:不擔憂別人不了解我,只擔憂自己沒有能力。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譯文:有錯誤而不去改正,那么這個錯誤就是真正的錯誤了。

道不同,不相為謀。

譯文:志向,主張不相同的人,不必在一塊商量事情。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譯文:一個人如果沒有長遠的考慮,就一定會出現眼前的憂患。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譯文:人的本性本來是相近的,后天的學習使人與人在很多方面相差很遠。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譯文:時光匆匆溜走,歲月是不會等待人呀!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譯文:一個人不得志的時候應當堅守自己的品德,得志的時候便可以用這種好的品德去影響他人。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譯文:人們的通病在于喜歡做別人的老師。

人有不為者,而后可以有為。

譯文:一個人要有所不為,然后才能有所為。

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譯文:上天降下的災害,還可以躲逃;自己作下的罪孽,卻難以逃脫。

知者樂山,仁者樂水。

譯文:聰明的人喜歡山,仁愛的人喜歡水。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

譯文:父子這間有骨肉之親,君臣之間有禮義之道,夫妻之間有內外的分別,老少之間有長幼之序,朋友之間有誠信之德。

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譯文:不愿意別人施加給自己的事情,就不要施加到別人身上。

人莫知其子之惡。

譯文:沒有人能夠知道自己孩子的缺點。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譯文:做學問好像追逐什么似的,生怕趕不上;趕上了,還生怕丟掉了。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譯文:父母的年紀(做兒女的)不能不時時記在心里:一方面因為他們高壽而歡喜,另一方面因為他們年紀大了而有所憂慮。

3.《論語》《大學》《中庸》《孟子》中道德篇名句有哪些

1、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大學》譯文:《大學》的宗旨,在于弘揚高尚的德行,在于關愛人民,在于達到最高境界的善。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大學》譯文:懂得停下來然后才穩定,穩定然后才能冷靜,冷靜然后才能平心靜氣,平心靜氣然后才能仔細考慮,仔細考慮然后才能有所收獲。3、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中庸》譯文:人的自然稟賦叫做“性”,順著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則修養叫做“教”。4、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譯文:學習并且時常地復習,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而來,不也是很快樂嗎?別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卻不怨恨(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5、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譯文:不得志的時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養,得志的時候就要努力讓天下人都能得到好處。

4.孔子,老子,孟子,的經典語句

孟子名言

老 吾 老 以 及 人 之 老,幼 吾 幼 以 及 人 之 幼。

惻隱之心, 人皆有之。

天 將 降 大 任 于 斯 人 也 ,必 先 苦 其 心 志 ,勞 其 筋 骨 ,餓 其 體 膚 空 乏 其 身 , 行 拂 亂 其 所 為 ,所 以 動 心 忍 性 ,增 益 其 所 不 能 。

五 十 步 笑 百 步。

老 而 無 妻 日 鰥,老 而 無 夫 日 寡,老 而 無 子 日 獨 ,幼 而 無 父 日 孤,此 四 者 ,天 下 之窮 民 而 無 告 者。

盡 信 書 不 如 無 書。

富 貴 不 能 淫,貧 賤 不 能 移,威 武 不 能 屈,此 之 謂 大 丈 夫。

5.求孔子 孟子 孫子 老子 經典名言名句..

孔子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孔子說:“學了,然后按一定的時間去溫習它,不也高興么?有志同道合的人自遠方而來,不也快樂么?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惱怒(或怨恨),不也是有道德的人么?”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說:“復習舊的只是,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便可以做老師了。”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

孔子說:“只讀書而不動腦筋,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思考(指空想)卻不讀書,就會精神疲憊而無所得。”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孔子說:“仲由,教誨你的話明白了嗎?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正確的求知態度。”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貢問道:“孔文子憑什么謚他為‘文’呢?”孔子說:“他聰敏靈活,愛好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辱,所以用‘文’作為他的謚號。”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 孔子說:“要把學過的東西默默記在心里,努力學習,從不滿足;教導別人不感到厭倦。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了呢?”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老師;在該選擇他們的優點來學習,看到他們缺點就應該注意改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孔子說:“(對于任何學問和事業)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孔子站在河邊說:“時光像河水一樣流逝,日夜不停。”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孔子說: “我曾經整天不吃飯,整夜不睡覺來思考,沒有什么好處,不如學習啊。”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譯文:孔子說:君子當中沒有仁德的人是有的呀,可是小人當中從來沒有有仁德的人。

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譯文:君子天天向上,小人日漸墮落,追求財義。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譯文:君子以說得多做得少為可恥。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成,知者不惑,勇者不俱。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譯文:君子之道有三條標準,我都沒能做到;仁德的人不憂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子貢說:這正是老師您的自我表述啊! 子路問君子。

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己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乎而己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譯文:子路問怎樣才是君子。

孔子說:修養自己,保持嚴肅恭敬的態度。子路說:像這樣就夠了嗎?孔子說:修養自己,使貴族、大夫們安樂。

子路說:像這樣就夠了嗎?孔子說:修養自己,使全體百姓安樂。修養自己,使全體百姓安樂,堯舜尚且擔心做不到哩!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譯文:君子以義為根本,以禮法來實行義,以謙遜的語言來表達義,以忠誠的態度來完成義,這就是君子啊!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譯文:君子只憂慮自己沒有才能,不憂慮別人不知道自己。

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譯文:君子莊重矜持而不同別人爭執,合群而不結黨營私。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譯文:君子不根據言論推舉選拔人才,也不因某人有缺點錯誤而廢棄他的言論。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

君子憂道不憂貧。譯文:君子謀注學道行道,不謀求衣食。

耕田未必不挨餓;學了知識,則可以獲得俸祿。君子擔憂道學不成或不能行,不擔憂貧窮。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不受,而可小知也。譯文:對君子,不可讓他只做小事情,而可讓他接受重大任務;對小人,不可讓他接受重大任務,而可讓他做些小事情。

子曰:君子貞而不涼。譯文:君子堅定執著于正道,而不固執拘泥于講小信。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譯文:君子心胸平坦寬廣,小人心胸狹隘經常憂愁。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譯文:君子廣泛地學習文化典籍,用禮來約束自己,就可以不違背君子之道了。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天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譯文:君子對于天下事情的處理,沒有一定要做的,也沒有一定不要做的,而是服從于義。 孟子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孟子·公孫丑上》 孟子曰:“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公孫丑上》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丑下》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孟子·公孫丑下》 孟子曰:“富貴不能淫,。

6.孔子、孟子、道德經中的名言警句50句

1、道,可道,非常道。

2、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3、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

4、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5、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湛兮。 6、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7、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8、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9、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10、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11、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12、上善若水。

13、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居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14、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15、功遂身退,天下之道。 16、生而不有,長而不宰。

是為玄德。 17、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18、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19、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 20、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21、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22、致虛極,守靜篤。

23、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 24、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無憂。

25、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26、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27、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28、希言自然。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29、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30、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1、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32、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33、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是謂神明。 34、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35、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36、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37、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38、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39、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40、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

4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42、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43、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44、柔弱勝剛強。

45、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6、不欲以靜,天地將自正。

47、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48、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49、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50、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7.孟子中的經典名句18句

孟子名言:

1、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2、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4、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5、魚和熊掌不可得兼。

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7、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8、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9、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0、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1、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棄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12、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5、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1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養,養之至也。

17、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18、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8.求四書五經及老子、莊子里面的名句經典

都很經典的,太多了,兄弟,我嘔心瀝血啊!!! 四書五經 《大學》 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

《中庸》名句 1。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2。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于民。

3。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4。自成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

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5。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 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則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 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孟子》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論 語 名 句 錄(好多) 學而篇第一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今譯】 孔子說:“學習了而時常溫習,不也高興嗎!有朋友從遠處來,不也快樂嗎!別人不了解我,我并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2、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今譯】 孔子說:“花言巧語,一副和氣善良的臉色,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今譯】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檢查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忠實呢?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誠講信用呢?對老師所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了呢?” 4、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今譯】 孔子說:“治理擁有一千輛兵車的諸侯國,要嚴肅慎重、專心認真辦理政事,又 嚴守信用;節約財政開支,又愛護民眾;按照農時的忙閑去役使人民。” 5、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

行有馀力,則以學文。” 【今譯】 孔子說:“孩子們,在家要孝順父母,出門要尊敬兄長,做人言行要謹慎講信用,廣泛地與眾人友愛,親近有仁德的人。

這樣做了還有馀力,就要用來學習各種文化知識。” 6、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雖曰不學,吾必謂之學矣。” 【今譯】 子夏說:“尊重有賢德的人,而看輕貌美的女色;事奉父母,能盡力而為;為君主做事,能有獻身精神;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能講信用。

這樣的人即使是說沒學習過什么,我也一定要說他是學習過了。” 7、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

過則無憚改。” 【今譯】 孔子說:“君子[舉止]不莊重,就沒有威嚴,[態度]不莊重,學習的知識學問就不鞏固。

做人主要講求忠誠,守信用。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如果有了過錯,就不要害怕改正。” 8、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

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今譯】 子禽問子貢:“我們老師每到一個諸侯國,一定會了解那一國的政事,是他主動詢問別人而得知的呢,還是別人主動告訴他的呢?”子貢說:“老師是靠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來了解政事的。

[也可以說是求來的,但是]老師求得的方法,大概與別人求得的方法不相同吧?” 9、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今譯】 孔子說:“君子吃飯不追求飽足,居住不追求享受安逸,做事勤快敏捷,說話小心謹慎,向有道德的人看齊,時時改正自己的缺點錯誤,[這樣做,]。

就可以說是一個好學的人了。” 1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今譯】 孔子說:“不怕別人民不了解自己[的長處好處],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別人[的好歹]。” 為政篇第二 1、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 【今譯】 孔子說:“《詩經》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話來概括[它的全部內容],可以說是:‘思想純正,沒有邪惡的東西。’” 2、子曰:“道之以政①,齊之以刑②,民免而無恥②;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④。”

【今譯】 孔子說:“用行政命令來治理,用刑法來處罰,人民雖然能避免犯罪,但還不是從心里知道[犯罪]是可恥的;用道德教化來治理,用禮來約束,人民就會有羞恥之心,而且會[自覺地]改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