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怀念的美文,关于怀念的经典散文

推荐人:网络投稿 来源: 网络资源 时间: 2022-06-17 17:05 阅读:
表达怀念的美文,关于怀念的经典散文

“少年郎的梦想是远方,成年人的意难忘是故乡”。‌

小时候,总是迫不及待想长大,以为只要一路向前,景色就会一站美过一站。

如今,却总是频频回首,因为余生一眼就可以望到头。

很不愿意承认,自己也已成了喜欢怀念过去的人。‌关于怀念,各人有各人的方式。比如母亲怀念外婆的方式,就是把外婆的照片摆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时时念叨外婆的过往。而我,喜欢将特别怀念的人藏在心底,永不提起。我相信,闭口不提,终将忘记。

以前的寒暑假似乎有很多闲暇,记得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总是打扫卫生。看着身后一排排扫帚印和白净的院子、巷道还有大门口,那种成就感能整整保持一天。父母告诉我,打扫大门外的时候,不能只扫自己家的区域,那样不好看,于是我每天都会把东西两边邻居家的也各扫一半。

那时一进入腊月,年的气息就到了。父母进进出出地忙碌着,赶集买肉买菜买鞭炮,给我们几个买新衣服,发面蒸馍蒸包子,做各种杂粮小吃,必不可少的还有那一大锅豆腐。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光就是坐在热乎乎的被窝里看父母做豆腐,望着热气氤氲中手脚不停的他们,心里无法形容的踏实和幸福。那时候,父亲每年都要赶在除夕前为家里做一个大红灯笼。父亲是一个心灵但手不巧的人,每每看着他在院子里用一堆铁丝笨拙地绕来绕去,怎么都弄不出想要的圆形来,母亲就会着急地催促“算了算了,估计做出来也不好看,活还多着呢!”忙碌使得母亲没有看见蹲在旁边满眼期待的我。这样的剧情年年相似,结局雷同。对于母亲的唠叨,父亲充耳不闻,千方百计要将那堆铁丝打造成一个勉强接近灯笼的模样,再七拼八凑地糊上一圈红纸,装上灯泡挂在院子里最高的地方……去年腊月,为父母家置办年货时,我特意买了一个特别精致的小灯笼。我边挑选边给女儿讲父亲喜欢灯笼的故事,孩子听后一脸调皮问我“你确定爷爷是因为自己喜欢才坚持每年都要做吗?”一句灵魂拷问,我瞬间红了眼眶。

以前的每个清明节,父亲为我做的秋千能一直保留到暑假还不拆去。村里来串门的伯伯们都忍不住要问一句“都啥时节了,咋秋千还在?”父亲总是笑嘻嘻地回答“我家英子喜欢,不让拆”。那时候,从未觉出这句话有多温暖。现在才明白,除了父母,再也不会有人愿意宠爱我到季节混乱。

父母搬到城里十多年了,每逢节假日,只要我说开车带他们去哪里转转,他们都是选择回老家。当然,那也是我永远去不够的地方。在我们的眼里,再美的风景都不及回家的路。那里流淌着我一生最为快乐的时光,承载着我年少时的脆弱与坚强。只有那里,才是我真正意义上的家。我是如此地怀念那两孔被母亲收拾得干净整洁的窑洞,怀念被父亲打理得井井有条的菜园,怀念隔壁奶奶家门口那棵硕大的槐树和树下的那块大石头。尤其怀念那平整舒适的热炕,它注定我余生不休的向往。

有时候,我们怀念的其实并不是故乡,而是自己童年的那段时光。那时候,开心就笑,伤心就哭,不用克制,不用隐忍。那时候,天不怕地不怕,因为我有家,家里有父母。出嫁后,我与故乡而言,成为了客人。再也不能在除夕的晚上与堂兄堂妹们玩通宵;再也不能大年初一帮妈妈包饺子;再也不能以主人的姿态随意出入大伯家、三爸家和四爸家。我痛恨自己带着礼品作为访客定期出现在故乡的身份。我知道,从那时起,我就被那个自己深爱的村庄彻底遗弃,远离了它远离了父母,我的背后将空无一人……

‌近几年,常常梦想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院子,院里有一棵桂花树,树下摆着一把摇椅,还有一张刻着棋盘的桌子。阳光明媚的午后,思想空洞地坐在树下发呆,或者闭着眼睛听着少时曾迷恋过的音乐,或者随手翻起一本读过几次却仍然没读完的书,再或者自己与自己在楚河汉界间一决高下。这时候,带着淡淡香气的桂花定会随风飘洒,我也定不会起身去抖落它……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