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树新风爱国精神演讲稿

推荐人:网络投稿 来源: 互联网 时间: 2022-07-02 00:49 阅读:
高中生树新风爱国精神演讲稿
Seeking to promote the national spirit or learn Lei Feng, the new wind, or the speech of the civilization with our travel ...

求弘揚民族精神或者學雷鋒,樹新風再或者文明伴我行的演講稿...........

朋友

你還記得那首震撼人心的《國歌》嗎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  當這雄壯的歌聲響起時,我每每被震撼。

心潮澎湃、已形容不了我的心情。

我懷疑這不是歌聲,對

這不是歌聲,不是歌聲

這是咆哮,是黃河在咆哮: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這是吶喊,是四萬萬生命在吶喊:我們不愿做奴隸

這是爆炸,是團結的力量在爆炸: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有多少人在這咆哮聲中赴湯蹈火,有多少人在這吶喊聲中沖鋒陷陣,又有多少人在這爆炸聲中貢獻了一切。

、楊靖宇就是其中的卓越代表。

  我們是“不愿做奴隸”的民族,我們是“萬眾一心”的民族,我們是敢干“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的民族,我們是能夠“用自己的血肉筑成新的長城”的民族。

正因為是這樣的民族,即使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我們也沒有屈服,而且毅然接受了強敵的挑戰。

《國歌》就是中華民族發出的吼聲、前進的號角。

  在硝煙彌漫的時候,《國歌》曾是我們迎接挑戰的回答。

而今,國泰民安,春光明媚,你也許會說,何必再唱《國歌》,迎接什么挑戰呢

何必造成一種危機感呢

是的

現在你也許看不到刀光火影,又哪來生死存亡

但是,不知你是否看到無聲的戰場,無形的戰線

中華民族仍處于最危險的時候

蘇美的強大、英法的先進、德意的發達、日本的崛起,已經向我們提出了挑戰。

我們要奮起應戰

我們不能忘記用鮮血換來的教訓:我們的先輩在最危險的時候,用血肉筑起新的長城。

而今,我們在危險的時候,就要向先輩那樣,毅然接受挑戰,毅然擔負起“振興中華”的大業,不自嘆、不自哀,發憤圖強,貢獻一切。

  中華民族能否強大

中華能否崛起

最終將取決于我們能否繼承并光大中華民族“萬眾一心冒著炮火前進”的團結精神、進取精神和犧牲精神。

只有如此,我們的中國才能以強大的姿態邁入世界先進之列。

擁有世界上最有才干的人民和豐富天然資源的中國,才會成為世界上最文明、最發達的國家

我們需要這樣的國家

  前進,不甘落后的人們

  前進,迎接挑戰的人們

  前進,為了中華的強大

  同學們、老師們,早上好,今天的主題是《弘揚民族精神——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

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839年6月3日,在寨的海灘上,林則徐將從外國煙販那兒繳來的二百多萬斤鴉片全部銷毀,硝煙現場禮炮轟鳴、群情沸騰。

震驚中外的銷煙沉重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

林則徐的這種愛祖國、拒外侮的民族精神傳頌千古。

  前幾年,在抗擊非典的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不計其數的白衣天使們奮不顧身、前仆后繼,在生死線上,以血肉之軀筑起生命的防線。

他們用無私、勇敢和忠誠,悲壯地再現和傳承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從古到今,中華民族涌現了種種弘揚民族精神的感人事例,其實這一精神,同樣貫穿著我們整個學習生活。

對于同學們來說,首先要做“改陋習、樹新風”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下課后,能自覺保持學校優良的學習環境,走廊上、陽臺上、樓梯口、操場上,少些喧鬧、少些追逐奔跑的身影,多些朗朗的讀書聲,多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多些捧著課外書津津有味讀著的小小書蟲。

讓學校成為學習交流的寶地。

勤奮學習、沉穩善思也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

  民族精神也體現在勤儉節約上,不管是在學校用餐還是在家中用餐,千萬不能任性妄為,傾倒大量的飯菜,浪費糧食,要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粒米上凝聚著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不能因為挑食、貪玩、愛吃零食等不良的習慣而讓自己的健康與美德隨著飯菜流失殆盡。

  講衛生,勤勞動是體現一個民族素質的重要部分,不破壞學校的公物,不亂采摘花朵樹葉,不折斷樹枝打鬧嬉戲,不亂丟廢紙,不隨意吐痰、踐踏草坪,同時還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不惡意破壞,主動幫助打掃衛生的同學,齊心協力使映照在藍天下的美麗校園變得更加亮麗如新。

  弘揚民族精神,展示中華民族的風采,其實很簡單,只要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講文明、講衛生、講科學,刻苦學習、努力拼搏,打好一切基礎,長大后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學生愛學校、學禮儀、講文明、樹新風演講稿,4到5分鐘左右。

急需

這篇圍繞講文明的《文明,我們觸手可及》21世紀的主打詞語之一就是“文明”。

而如何將文明付諸于行動就成了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

一個國家公眾的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這個國家的文明程度。

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則影響自身形象,大則影響國家聲譽。

清朝時,國家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

在一個公共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肆渲染,嘲笑,丟盡了中國人的臉。

這便是歷史留給我們的一個沉重的教訓。

中國自古便是“禮儀之邦”,也向來被人們稱為“文明古國”。

世人從不會妄加評判,文明在中國隨處可見。

毛澤東是上個世紀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從小養成了對長輩有禮貌的美德,后來當了國家主席,仍然能以禮待人。

一九五九年,毛主席回韶山,曾專門邀請親友的老人吃飯,毛主席給老人敬酒,老人們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

”毛主席回答:“敬老尊賢,應當應當

”一代主席透露出的是一個禮儀大國的泱泱風范,又何嘗不是一個人文明的集中體現呢

文明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它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

它的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的完善,二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當我們隨手撿起地上的廢紙扔進垃圾桶時,文明也隨之產生。

在擁擠的公車上讓座給老弱病殘;在公共場合用輕聲細語代替大聲喧嘩;在與他人發生沖突時懂得寬容待人;在別人處于困境是能伸出援助之手……一個簡單的行動,一個小小的改變,一顆博大的心靈,一個看似不經意的舉措,都體現出你的文明,文明的禮贊永遠屬于你,文明之歌也會為你而演奏。

文明有時就這么簡單。

所以說世界上最簡單的事就是講文明,最困難的事也是講文明,你可以偶爾講一次文明,卻不一定能隨時隨地講文明。

我們應在生活中的點滴小事上尋找文明的身影,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我一直相信在文明的大地上,天空會更藍,生活也將更美好

我們要以自己的行動撐起“禮儀之邦”的光榮稱號;用我們最真誠的心筑起“文明”的高墻。

請不要再說“文明離我們很遠

”其實文明,我們觸手可及

知榮辱樹新風初中生演講稿

各位評委、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構建和諧校園》。

大學是人生求學路上新的起點,也是培養個人修養的最好契機。

沉浸在和諧的校園中你就會發現:原來和諧是一種熏陶,一種感覺,一種氛圍。

我們講和諧,那么究竟什么是和諧呢

它是傳統文化的精髓,也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狀態。

歌曲中唱道:家合萬事興。

可見,中國人民對和諧的殷切期待。

既然如此那么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構建和諧校園也是眾望所歸了。

和諧發展的理念只有在適當的外部條件下才能渲染出氛圍,尋找創建和諧校園的途徑就要從其組成說起,和諧包括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探詢和諧就要從自然和人兩方面說了。

自然的因素即自然環境,創建優美的自然環境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如果我們學校里的所見、所聞、所感無不是俯拾不完的美麗,清新的空氣中蕩漾著和諧溫馨的氣息,那么心情會像陽光般燦爛,思想像雄鷹般翱翔,同時迸發出青春激昂的火花

唐人有詩云:“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回首歷代書院大多依山傍水,放眼現在,各高校也以環境優美為亮點,想必為了“借山光以悅人性,假湖水以靜心情。

”茵茵綠草,鶯鶯鳥語讓我們陶醉,亭榭交錯,山水相映讓我們癡迷。

沉浸在這樣的環境里,自然會潛移默化的受到美的熏陶,放飛美的心靈。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人的因素,人是萬物之靈長,是世界的主導。

和諧的人文環境,良好的人際關系與意蘊豐贍的校園文化都屬于人文的范疇,是和諧校園的靈魂所在,因為一定程度上精神財富遠比物質財富來的重要。

首先探討人文環境,教師們博古通今、旁征博引、儒雅的氣質和風度時刻吸引我們以其為榜樣,提高自己的修養與內涵。

人文環境是集體智慧與汗水的結晶。

校園里充盈著優雅和諧的氛圍,徜徉其間,熏陶漸染,人的心靈也會美化,潛意識里的自尊自愛被喚醒,達到和諧,豈不易哉

其次,只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才能體現校園的和諧。

大學里學生之間的接觸比較頻繁,用心營造一種充滿真情與關愛的氛圍會使校園融洽起來。

在溫暖的關懷與真切的感動里生活,心靈與心靈之間碰撞出心之相映的清脆,難道不是很美的事嗎

最后,一個和諧的校園,還應有意蘊豐贍的校園文化,這是極其重要的一點。

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是一個自由的空間,讓學生的個性得以像春天的枝葉一樣無拘無束的伸展,濃厚的學習氛圍,讓我們如魚得水,暢游知識的海洋,多種多樣的社團活動讓我們學會辦事學會做人。

如果沒有校園文化,學生的精神世界無疑是一片荒漠,而和諧校園文化是一種巨大無聲力量,是最優秀的隱性課程。

它是難得的甘露,從最微妙最深刻的方式進入靈魂深處,滋潤干涸的心靈。

和諧是一幅精美的畫卷,令人驚艷,令人回味,和諧是超凡脫俗的世外高人,深藏不露,飄逸于浮云之上。

它會給空虛的心靈帶來希望,給懵懂的雙眼帶來清明,給彎曲的脊梁帶來挺拔,給卑微的靈魂帶來自信。

讓我們攜起手來,用心情的音符去譜寫和諧校園的歡快樂章

講文明樹新風的演講稿,高一,不會寫求各位幫幫忙。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我今天講話的主題是:迎國慶、講文明、樹新風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素來是一個溫文爾雅,落落大方,見義勇為,謙恭禮讓的文明禮儀之邦。

華夏兒女的舉手投足、音容笑貌,無不體現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

荀子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

  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說的就是教師首先要教育學生要做一個真誠的人,而學生的學習也應該首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之人,學做社會中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無不遺憾的發現,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國公民的文明素質卻出現了一些問題。

新華社10月7日報道了一則新聞:“十一”黃金周的第二天,新疆烏魯木齊市南山旅游景區出現80多名韓國游客集體撿垃圾的場面,其中包括30多名兒童。

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在游覽途中看到景區垃圾遍地,便自發地組織起來清理垃圾,短短20分鐘,方圓近1公里的垃圾被清理得干干凈凈。

在驅車將5個裝滿垃圾的紙箱送至垃圾站后,韓國游客才安心繼續游玩。

參加集體撿垃圾的韓國游客柳仁圭說:“野外應該是一片凈土,但令人驚訝的是,這么漂亮的地方卻有很多垃圾。

”  外國人到我們這兒來撿垃圾的事兒并非頭一遭:在咱們的城市街頭、園林景區以及長城上,都留下過外

學雷鋒樹新風演講稿,5分鐘左右,最好原創,寫得好的追加30分。

學雷鋒 樹新風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學雷鋒 樹新風》。

他,并沒有高大的身材,卻受世人的仰慕。

他沒有漫長的人生,卻用短暫的生命留下永恒的精神。

他,用最平凡的行動,銘刻不朽的青春。

他只是一名普通的解放軍戰士。

他,做好事不留名,謙虛地笑著:“舉手之勞”。

他就是我們可親可愛的雷鋒叔叔。

雷鋒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全心全意為人名服務的楷模,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助人無數,“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在21世紀的今天,作為世界的未來的我們更應該學習雷鋒無私奉獻、助人為樂、不怕吃虧的優良品德。

然而,我們曾經火熱的心靈早已開始變得冷漠,有些本不該變的東西也在變:親情冷了,同居一樓,鄰里相見不相識;友誼餿了,與人方便與己方便,成了互相利用的通行證。

曾經,我們幾十年來所景仰、崇拜和學習的榜樣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是傻子。

但是,當我們的身邊的雷鋒精神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淡忘時,他出現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雷鋒被不同膚色的人們所崇敬,所學習。

雷鋒精神以超越時空的力量成為人類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一個美國商人如此說道:雷鋒精神是人類應該有的,應把雷鋒精神弘揚到全世界。

要學習雷鋒對待事業的態度,學習雷鋒刻苦學習的釘子精神,學習雷鋒關心人、愛護人、支持人、理解人的品質。

而西方人則和我們一樣,給予雷鋒最高的表彰:“雷鋒精神與上帝共存。

”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更應該把雷鋒無私奉獻、助人為樂、不怕吃苦的優良品質發揚光大。

不過,現實中,還是有很多像雷鋒這樣的人:郭明義被譽為“雷鋒的傳人”20年無償獻血、16年幫困助學,以實際行動學習實踐雷鋒精神,集中展現了我們這個時代公民道德的高度與力量;蚌埠市蚌山小學五年級五班的同學主動上街糾正商店招牌上的錯別字,他們雖然有幾次“碰壁”,但還是改正了不少錯字;陳曉娜同學在乘坐公共汽車時看見幾個小混混趁司機不注意沒有投幣就上車,便大聲指責他們,致使那幾人灰溜溜地投幣上車……倘若人人都像他們那樣,把自己當作社會大家庭的一員,我們生活的環境一定會更加文明,更加美好。

今年是雷鋒逝世50周年,轉眼間,雷鋒已經影響了我們半個世紀之久,作為一個小學六年級的學生,我也應該多做些好事,為社會出一份力了。

于是,我利用周末,去圖書館當圖書管理員,幫工作人員把放錯地方的書籍放回原樣。

剛開始我興致很高,可過了一會兒,我就覺得很麻煩,心中打起了退堂鼓,但轉念一想,雷鋒叔叔遇到困難時何曾退縮過

我也應該像雷鋒叔叔一樣永不退縮。

于是乎,我就耐心地將這些書籍放回原位。

雖然雷鋒叔叔已經走了,但他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永恒,他沒有過多的語言,但他是行動上的巨人,雷鋒是他的名字,也是所有和他一樣默默奉獻的人的名字。

讓我們一起學雷鋒,助人為樂,熱愛祖國。

勤儉節約,無私奉獻,用實際行動去傳承雷鋒精神,去感染別人,讓我們的身邊出現更多的雷鋒,少一些冷漠,多一些幫助,人人爭做活雷鋒讓我們的社會更和諧。

謝謝大家

知榮辱樹新風演講稿calz

知榮辱樹新風演講稿  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我國公民道德建設樹起了新的標桿,應該成為青少年的座右銘,也為建設和諧校園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結合學校實際來踐行“八榮八恥”,建設更加和諧的校園呢

我認為重在做到“四個結合”:  (一)與黨風廉政教育相結合。

學校要把“八榮八恥”的榮辱觀作為黨風廉政教育和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與黨風廉政教育相結合,進一步促進學校領導廉潔從政、從教,為建設和諧校園提供保障。

特別是要與現在進行的“廉潔(政)文化進校園”工作相結合,全面提升“廉潔(政)文化進校園”工作的品味和檔次,學校都要在校園顯要位置設立“八榮八恥”的標語牌。

學校要在學習中結合廉潔教育和廉潔文化建設,教育廣大教職工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教育系統廣大黨員教師既要有崇高的理想,又要有踏實的行動;既要有高尚的道德追求,又要有嚴格的自我約束。

社會主義榮辱觀它需要我們努力去實踐,更需要從自身做起、從細節做起、從小事做起。

道德失范、信仰缺失,是許多人腐敗墮落的重要思想根源。

我們要把“八榮八恥”教育作為一次黨風廉政教育的再深入、再升華,為教育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二)與師德師風建設相結合。

學校要組織全體教職工進行認真學習,與師德師風建設相結合,并將“八榮八恥”主題教育作為加強自身師德修養的引領航向,為建設和諧校園提供師資支持。

學校要從黨員教師抓起,開展黨風黨紀、師德師風和廉潔從教教育,促使教師自覺地樹好師表,進一步形成良好的師風、教風和校風。

要求教職工要有強烈的工作責任心,有愛校如家的主人翁思想和團隊意識,教好每一個學生,上好每一節課,管好每一個班級,做到四育人:教師教書育人,職工服務育人,領導管理育人,學校環境育人。

學校在認真學習胡錦濤總書記發表的“八榮八恥”重要講話的基礎上,結合《中小學教師道德行為規范》的有關內容,切實加強教師個體師德修養,從而促進個體素質的提高和群體師德的優化,使教師的群體師德向更高層次提升。

  (三)與學校教學常規管理相結合。

要把“八榮八恥”教育融入到平時教育教學管理當中。

學校要充分利用升旗、班(團)隊會的時間,廣泛開展“八榮八恥”教育活動和實踐活動。

要把“八榮八恥”教育內容引入課堂,針對學生的特點設計教學內容,由淺入深、循循善誘,使“八榮八恥”的教育內容入眼、入耳、入腦、入心。

把開展“八榮八恥”教育活動與學校教育常規工作有機結合,使“八榮八恥”教育活動滲透到學校的各個環節中。

要繼承和發揚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的優良傳統,適應新形勢,謀劃建設和諧校園的新思路,開辟建設和諧校園的新途徑。

  (四)與青少年道德實踐相結合。

以“八榮八恥”為具體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我國公民道德建設樹起了新的標桿,應該成為廣大青少年的座右銘,將對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產生積極的影響。

我們要把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充分發揮文化啟迪思想、陶冶情操、傳授知識、鼓舞人心的積極作用,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著力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

要采取各種方式、通過多種途徑,如學唱“八榮八恥”兒歌,開展“八榮八恥”辯論等。

廣泛開展以“知榮辱、樹新風”為主題的道德實踐活動,引導青少年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把實踐“八榮八恥”轉化為每個青少年的自覺行動,從而切實推動建設和諧校園的健康發展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