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儒学的演讲稿1000字,有关儒学的演讲稿

推荐人:网络投稿 来源: 网络资源 时间: 2022-07-02 15:45 阅读:
关于儒学的演讲稿1000字,有关儒学的演讲稿
Five -minute speech on \"Confucian Culture and Modernization\" I. Confucian culture and modernization into the world, especially for the West, which bring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五分鐘演講稿關于《儒家文化與現代化》

一、儒家文化與現代化現代化為世界、尤其是為西方帶來了科學、技術、市場經濟、民主政治、理性的教育制度和健全的法律制度,以及高度先進的軍事裝備等各個方面的令人注目的成就。

在知識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全球化已成為一股不可阻擋的潮流,它將越來越多的國家納入統一的經濟模式中,使市場、資本、技術及消費逐漸一體化;以互聯網為特征的信息技術沖破傳統的國界阻礙,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受任何限制地向全世界提供信息。

中國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要被卷入,事實上中國正在融入一體化的全球經濟中,以便能夠從中獲取盡可能大的利益。

在中國的現代化發展中,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其主流文化——儒家文化,能否發揮積極作用

歷史上,儒家文化作為封建統治者的官方意識形態,對維護封建社會、維護統治者的利益,的確發揮了重要作用。

尤其是制度化的儒家綱常倫理——三綱和五常思想,強化等級尊卑,強調絕對的義務關系,嚴重束縛了人的個性解放,它所維護的封建專制思想遏制著民主政治的實施。

無須諱言,基于農業文明基礎上的儒家文化,的確有許多思想具有時代性和局限性,有許多方面與現代化格格不入,它們將隨著舊的社會體制的解體而日益失去控制力和約束力,化為歷史的陳跡。

但是儒家文化博大精深,依然有很多方面有其超越而恒久的意義,它注重人的精神生命,追求完滿的道德人格和天人合一的形上境界,其強烈的道德理想主義,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信仰者和實踐者;它注重現實人生,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濟世事業為價值取向,以仁為本,以義為上,修身濟世,成己成物,齊家治國平天下,贊天地之化育,剛毅有為、積極進取的思想;在現實中實現永恒的生命價值和不朽的精神世界的觀念等。

這些思想在現實中依然有其價值。

東方儒家文化圈內,日本、韓國、新加坡、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以儒家文化的人性本善、見利思義、勤勉協同、修身齊家為精神支柱,迅速發展經濟,它們在發展中表現出歐美資本主義所不具有的較為協調的勞資關系、注重群體利益、家庭意識、高儲蓄等特色,引起全世界的關注⑴。

誠然,東方儒家文化圈經濟的迅速發展,是由于引進了資本主義的自由竟爭、市場機制、良好的法律秩序等多種因素而形成的,但不能否認儒家文化在東亞國家現代化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事實表明,儒家思想具有很強的兼容、再生、轉化和同化能力,在現代社會中,它能夠很快找到與時代的契合點,成功地吸收同化西方體制并為之注入新的活力,在現代化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⑵。

二、儒家文化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積極作用在中國,現代化打破了傳統的小農經濟,積極發展現代工業、農業和國防,在科技、經濟、文化、教育、政治、法律、衛生等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儒家文化如何在中國的現代化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

首先,儒家文化中兼容并蓄的優良傳統,有利于中國的現代化發展。

以經濟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把我國建設成經濟強國是現代化的當務之急。

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必須建立在各種力量的相對平衡上。

歷史告訴我們,無論任何時代,都不可能在失衡的經濟強國和經濟弱國之間找到和諧。

文化的較量不能代替綜合國力的較量,經濟是基礎,所以發展經濟是當前我國的首要任務。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表明,儒家文化有極大的包容性。

儒家思想一方面承認文明之間差異性的存在,承認文化的多樣性,為各民族、各種文化的交流與融和提供了思想基礎,另一方面又強調各種文化、力量的平衡與統一。

歷史上,儒家文化在保持主體性和獨立性的基礎上,積極吸收佛道文化,吸收各少數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以及印度文化、波斯文化及西方等外來文化,從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

今天,面對西方文化的挑戰,儒家兼容并蓄的文化傳統,有利于我們在保持中華文化的主體性的前提下,積極吸收西方的先進的科學、技術、管理經驗、法律制度,以彌補我國歷史上由于傳統的小農經濟和宗法制度形成的等級、盲從、人治、獨裁、專制等弊端,從而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合理、更加完善。

表現在政治方面,我們能夠成功實施“一國兩制”思想,從國情出發,在堅持社會主義方針政策的前提下,在香港、澳門地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以利于國家的整體發展;在經濟領域,市場經濟和國家宏觀調控相結合,開展國營、私營、合營、合資、外資等多種經營模式;文化方面,對少數民族文化和外來文化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積極吸收融會異質文化,形成文化上的多元一體格局。

第二,發揮儒家文化中“和為貴”的思想,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民族關系、國家關系和社會秩序。

全球經濟的一體化使得目前處于經濟中心的美國和歐洲文化影響到亞非拉廣闊的地區,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聯網使西方文化滲透到世界各地,形成了全球范圍內某種程度的西方化。

但是經濟的一體化絕不會帶來文化的一體化,世界上主權國家、主體民族依然存在,文化之間、民族之間、國家之間的差異并沒有隨著經濟的一體化而消失,相反,目前許多國家和民族紛紛發起保護傳統文化、抵制西方文化滲透的運動,阿拉伯地區的伊斯蘭教復興運動、拉美地區的本色化運動、以色列的猶太文化運動、東南亞地區對儒家文化的認同,無不表明世界文化朝著多元化發展。

如今,不同文化之間、不同宗教信仰之間、不同意識形態之間都在積極開展對話,對話的前提是彼此尊重,只有在承認多元性、相互尊重、相互學習的基礎上,才能使全球經濟健康發展。

然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憑借其雄厚的經濟實力,無視國際公約,干涉別國內政,踐踏他國主權,以強凌弱,使對和平盲目樂觀的人們猛然醒悟,陷入沉思;世界許多地區處于戰亂中,他們基于不同的意識形態、不同的宗教信仰而相互敵對,相互沖突;他們基于各自的利益、各自的目的而制造流血、恐怖事件,使黎民百姓受苦遭殃,命歸黃泉;使無辜群眾喪失家園,顛沛流離。

儒家主張以和為貴,一方面承認差別,“和而不同”,對個人而言,承認每一個人的獨立人格;對民族國家而言,承認每一個民族、國家的獨立性和尊嚴;就文化而言,承認每一種文化的客觀存在性。

另一方面,以仁愛為基礎,以“和為貴”作為處理人與人、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關系的準則,“己所不欲,勿施與人”⑶;己之所欲,施之與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⑷。

以此為出發點,來處理個人、民族、國家關系,進而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禮之用,和為貴”⑸。

只要人類社會存在,就有個人與他人、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文化與文化之間的關系,承認差別,承認個體的獨立性,在現代社會中,就是承認每個人都有權利與自由,他們的權利與自由應得到尊重和保護;承認每個民族的獨立性和尊嚴,為我們實施民族平等政策提供理論依據。

尊重每一個民族——無論其歷史的長短,也無論其人數的多少——的尊嚴、傳統、文化和權利,維護每一個民族的利益,讓每一個民族得到充分發展,應是我們民族平等政策的核心。

目前我國政府較好地實施民族平等政策,締造了一種相對和諧的民族關系,從而避免了鄰國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發生的種族、民族仇殺事件;承認國家的獨立性和尊嚴,對我們實施“和平共處、互不干涉內政”等外交政策大有裨益。

發揮儒家和為貴的思想,處理好民族間、國家間的關系,不僅有利于每一個個體的發展(單個民族或單個國家),而且有利于全社會全人類的共同發展。

第三,儒家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現代民主政治建設。

歷史上儒家文化確有維護宗法等級社會、維護封建專制制度的一面,但儒家文化同時包含豐富的人道主義思想,堅持人本主義,以人而非以神為本位,把愛人視為人的本性;堅持民本思想,以民為本位,“民為邦本,本固邦寧”,⑹“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⑺堅持仁政思想,要求統治者(管理者)以人與生具有的不忍人之心——惻隱之心為出發點,進行統治或管理,廣施仁政,“以不忍人之心,施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⑻把保民、養民作為統治者德政的標志。

中國的政治民主化還處在起步階段,要建立現代民主政治,要避免歷史上的專制、人治、盲從等錯誤行徑,就應積極發揮儒家的仁政思想,以民為本,而不是以官為本;讓更多的人參與政治,而不是少數人的特權與榮耀;尊重每個人的尊嚴,維護每個人的權益,而不是當政者的權益;努力使我們社會主義的國家政治充分體現民意而不是少數領導者的個人意愿;允許有不同的政見和意見,而不是自上而下的一個聲音、、、、、當然,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絕非簡單實施仁政。

但根基于原始社會的平等、公正,基于人類共同的情感需求基礎上的仁愛,卻是施政的基礎之一。

現代民主政治,不僅需要仁政,而且需要健全的法治,完備的、真正有尊嚴的法律來引導人、約束人,才能保證真正和諧的社會秩序。

三、現代化的挑戰及儒家文化的回應經濟全球化一方面加快了全球的經濟發展,但是另一方面又在全球范圍內極大地擴大了貧富差距,2000年世界上最富國和最窮國人均真實收入的比例高達60:1,是十年前的6倍。

據聯合國1999年《人類發展報告》稱,占全球1\\\/5人口的發達國家擁有全球生產總值的86%,全球出口市場的82%,而占全球人口3\\\/4的發展中國家分別僅占14%和18%。

高收入國家的10億人口人均年收入達2,6萬美元,而全球依然有12億人未能解決溫飽問題。

隨著現代化的全球進程,人們日益發現西方文化指導下的現代化的負面影響——社會貧富的兩極分化,非洲等一些不發達國家被日益邊緣化,全球性的生態問題、環境污染問題,西方文化的全球化傳播趨勢等;商品經濟引起的道德體系的崩潰、社會結構的解體、家庭、親情、博愛的價值被商品利益所取代,唯我主義、享樂主義、貪婪、急功近利的泛濫,人性的異化,貪欲的膨脹,霸權主義的橫行;現代高科技帶來了巨大物質利益的同時,隨之滋生的種種社會問題和家庭問題困擾著人們,毒品、暴力、色情毒害著人們的身心健康、威脅著他們的生命安全;伴隨電子高科技滋生的“黑客”的肆虐,給政治、經濟帶來不同程度的破壞、、、現代化的負面影響,困擾著人類,使人類的發展蒙上陰影。

發掘儒家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將有利于這些問題的解決。

西方社會在20世紀70—80年代以后興起東方文化熱,印度哲學宗教在西方的風靡,東亞的禪宗氣功的盛行,中國儒家文化和道教在西方的倍受歡迎,這都表明東方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能夠為解決現代化、全球化帶來的種種弊病提供療救之方。

當今世界,儒家傳統文化的和諧精神依然能夠發揮積極作用——有利于營建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及人自身的和諧(身心和諧)關系,有利于解決現代化進程中的環境問題、社會問題和人性異化問題。

第一,有助于防止或解決現代化發展中的環境問題。

環境和人口問題是當今世界的兩大問題,關系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西方文化始終把世界二元化,把人與自然對立,把對自然的征服和利用作為衡量人類進步和文明的尺度,因而注重經濟發展,忽視生態平衡,尤其是現代工業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

現代化進程中全球范圍內對自然界進行的掠奪式開發,使得人類面臨越來越嚴重的生態危機。

日益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環境污染、水資源的匱乏,土地的大面積沙漠化,大量動植物物種的滅絕、臭氧層的遭破壞、全球氣溫的轉暖,這些無不使人類的生存遭到威脅;而中國傳統文化始終把人與自然的和諧作為天人關系的主旨,把天地的和諧——天人合一視為最高境界,《易傳》:“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先天地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

在自然未變之前加以引導,在自然變化之后加以順應,以達到天地的相互調適。

中國先民看到了人和自然的相互依存關系,認識到人與自然的統一性,所以既反對人類中心主義,又反對自然中心主義,以天地人為三才,主張尊重自然規律,發揮人的積極作用,追求萬物昌盛、天人共安的境界。

第二,有助于解決現代化發展中帶來的種種社會問題。

儒家注重家庭注重親情,注重家庭的價值,以家庭為社會的核心,把家庭、家族的穩定與和睦作為社會穩定的前提,所謂“齊家治國平天下”,要求家庭成員互相關心愛護,嚴格履行自己的義務,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婦隨、婆媳和睦,這有助于緩解現代工業社會帶給人們的緊張與壓力。

堅持由親情出發的仁愛原則和互惠互利原則,將家庭之愛、家族之愛,擴展為人類之愛,“泛愛眾”,“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鄰里之間、朋友之間講求禮儀、互相敬讓,以仁義禮智信為規范,有利于保持社會秩序的和諧有序。

注重團體意識、注重集體利益,以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為重,強調個人對社會的奉獻,使現代工業中企業與員公、企業家與工人之間不惟是純粹的雇傭與被雇傭的金錢關系,不惟是純粹的利益關系,企業與員公、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情感因素,有助于緩解勞資關系的緊張。

第三,有助于防治和解決人性異化問題。

儒家思想注重人的精神生活,注重人的精神追求與身心和諧,注重人的道德情操。

這對醫治現代化大潮沖擊下出現的種種弊端與趨向,如意義的迷失,精神的危機,人性的扭曲,功利主義的惡性膨脹,均有積極意義。

結語中國的現代化道路是漫長而又艱巨的。

要實現全方位的發展,要根治幾千年的封建余毒,要解決當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存在的諸多問題,儒家文化難免會顯得蒼白而無力。

至于儒家文化中不利于中國現代化發展的因素,不在本文討論的范圍內,不再贅述。

以儒家思想為主題的演講稿散文

儒家有用,是的,可惜那是對統治階級來說。

新中國成立后打壓和淡化儒家思想,是個正確的選擇。

儒家文化的朗誦演講稿,急求

中華文化特別是詩歌文獻浩如煙海,博大精深,這深厚而輝煌的民族文化是炎黃子孫成長不可缺少的精神營養。

其中有治國安邦之策,有教子理家之道,有志慶寄情,有述懷言志,有詠物喻理,有諷喻記史。

字里行間蘊涵著豐富的世界觀、人生觀的哲理。

“造燭求明,讀書求真”,讓學生盡早熟讀一些有價值的詩歌可以直接引導學生探索人生本源,便捷地汲取到人生的智慧,站在巨人的肩上,得以迅速成長。

我們班級自一年級入學以來采取不同形式讓學生誦讀了詩歌、名言警句數百首,而本次以“中華古詩文誦讀”為主題的班會正是這一活動的拓展和延續。

此次班會的目標是使學生加深對中華古詩文的了解,在主持人的引領下從學習、詠物、敘事、抒情、言志、喻理等幾個方面入手幫助學生理解,并借此豐富學生的知識含量,鍛煉學生的記憶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寫作能力,與此同時也陶冶了學生的情操。

整節班會課所囊括的中華古詩文詞句近百首,通過形式多變的誦讀和表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注意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班會活動中。

學生的首要任務是學習,所以第一部分孔子《論語》中有關學習方面的的精彩言論,借此還可以教育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刻苦鉆研,還要不恥下問、學思并重。

第二部分是誦讀以詠物為主題的詩文,在抑揚頓挫的誦讀中一個個鮮活生動的事物形象浮現在學生的腦海里。

第三部分是本次班會中的一個亮點,以表演小話劇的形式將敘事詩中的名篇曹植的《七步詩》創作情景再現出來,形象生動、栩栩如生。

人有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古代文學家將各種感情刻畫得非常細膩。

第四部分從親情、思鄉情兩個方面將抒情詩展現得淋漓盡致,并且誦讀的形式多樣,獨誦、小組合誦、全班合誦、班主任老師誦讀等等。

古代詩文中,有許多作品都蘊涵著深刻的哲理,到現在還指導著我們的思想、行為,所以第五部分將古詩文中蘊涵哲理的詩句提煉出來借助小品這一喜聞樂見的表現形式展現出來。

然后精選二十四則經典名句誦讀將本次班會拉近尾聲。

關于孔子和儒家文化的英語演講稿

Thought of Confucius in Chinese history of great significance, has already affected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in China, Confucius"s position in history is also very high. Now, more and more and more Chinese and foreigners start studying Confucian culture. Confucius, are worthy of great philosophers of ancient China! (注:孔子的思想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已經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孔子在歷史上的地位也很高。

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和外國人開始學習儒家文化。

孔子,不愧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

演講稿:我最崇拜的一個人

我眼中的東坡  --------------------------------------------------------------------------------   2006年3月16日 14:21:11 作者: 風鈴  蘇東坡,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大人物。

  是的,他的確是個十分值得人們敬佩的人。

他才情奔放,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其詩清新豪健,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

少數詩篇也能反映民間疾苦,指責統治者的奢侈驕縱。

其詞于風格、體制上皆有創變,清雄曠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代很有影響。

  而我,也十分欽佩他。

欽佩他的灑脫、樂觀、是非分明,能輕松玩笑,也能鄭重莊嚴。

當然,也更佩服他的才華,在詩文書畫藝術上的卓絕之美;他對自己的主張原則,始終堅定而不移的信念。

  我覺得的,蘇東坡對他弟弟子由說了幾句話,話說得非常的好,描寫他自己也最恰當不過:“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

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

” 所以,蘇東坡才能過得快樂,無所畏懼,像一陣清風度過了一生,不無緣故。

  他的著作在精神上取悅于人的聲韻、感情、風格,讓人看后回味無窮。

他不僅自己十分的樂觀,他還很樂于用自己快樂的心態來感染別人。

的確,從他寫的作品總能使讀者快樂這一特點,我們就不難看出。

  蘇東坡最快樂的時候,就是寫作之時。

有一次,蘇東坡寫信給朋友說:“我一生之至樂在執筆為文之時,心中錯綜復雜之情思,我筆皆可暢達之。

我自謂人生之樂,未有過于此者也。

”蘇東坡的文字使當代人的感受,亦復如此。

歐陽修說每逢他收到蘇東坡新寫的一篇文章,他就一整天都很歡樂。

宋神宗的一位侍臣告訴人說,每逢皇帝陛下舉著不食時,必然是正在看蘇東坡的文章。

即便是在蘇東坡貶謫在外的時候,也只要有他的一首新作的詩到達宮中,神宗皇帝必當諸大臣之面感嘆贊美之。

但是皇上對蘇東坡的感嘆贊美就正使某些大臣害怕,他們必使神宗在世一日,就使蘇東坡一直流放在外,不能回朝。

但蘇東坡也許只會因此事而發怒,但是他卻不會恨人。

他恨邪惡之事,對身為邪惡之人,他并不記掛心中。

只是不喜愛這些人罷了。

他告訴了我們,恨別人,是自己無能的表現。

所以,蘇東坡并非才不如人。

因而也從不恨人。

總之,正如世人所說的一樣,我們對蘇東坡的印象是,他的一生是載歌載舞,深得其樂,憂患來臨,一笑置之。

他這種魔力或許就是使無數中國的讀書人對他所傾倒,所愛慕的理由。

  與此同時,我覺得,蘇東坡為人處世也十分的直爽。

每當他遇有不愜心意之事,便覺得“如蠅在食,吐之方快。

”有一次,他因厭惡某詩人之詩,就直說那“正是東京學究飲私酒,食瘴死牛肉,醉飽后所發者也。

” 他,就是這樣的守正不阿,這樣的放任不羈。

在蘇東坡名氣之盛,達于極點之時,他受到了所有的文人、朋友崇敬,在朝廷上又官居高位。

他為堅持己見,飽受其苦,但他也從不后悔。

因此蘇東坡也更為人所佩服,在這方面,他所有的朋友輩都望塵莫及。

  由此看來,你就不能不覺得蘇東坡是一個十分令人萬分傾倒而又望塵莫及的高士了。

在此,還有一個令我為之震撼的蘇東坡的事跡:  當蘇東坡迅速衰弱下去的時候,家人都發覺了他的呼吸已覺氣短。

根據風俗,家人是要在他的鼻尖上放一塊棉花的,好能容易地看他的呼吸。

  在這時全家人都在屋里。

那個方丈走得靠他很近,此能用他聽得到的聲音向他耳朵里說:“現在,要想來生

”  蘇東坡輕聲說:“西天也許有;空想前往,又有何用

”錢世雄這時站在一旁,對蘇東坡說:“現在,你最好還是要做如是想。

”蘇東坡最后的話是:“勉強想就錯了。

”這是他的道教道理。

解脫之道在于自然,在不知善而善。

  其實,蘇東坡是很容易就能接受哲學達觀思想的安慰的。

他曾在雪堆的墻上門上,寫了三十二個字給自己晝夜觀看,也向人提出四種警告:  出輿入輦,厥蓮之機。

  洞房清宮,寒熱之媒。

  皓齒峨眉,伐性之斧。

  甘脆肥濃,腐腸之藥。

  失去人間美好的東西之人,才有福氣

蘇東坡能夠到處快樂滿足,就是因為他持這種幽默的看法。

后來他被貶謫到中國本土之外的瓊崖海島,當地無醫無藥,他告訴朋友說:“每念京師無數人喪生于醫師之手,予頗自慶幸。

”  所以,對于我來說,他,是一個詩人、畫家與老百姓之摯友。

  “他感受敏銳,思想透徹,寫作優美,作為勇敢,絕不為本身利益而動搖,也不因俗見而改變。

他并不精于自謀。

但卻富有民胞物與的精神。

他對人親切熱情、慷慨厚道,雖不積存一文錢,但自己卻覺得富比王侯。

他雖生性倔強、絮聒多言,但是富有捷才,不過也有時口不擇言,過于心直日快;他多才多藝、好奇深思,雖深沉而不免于輕浮,處世接物,不拘泥于俗套,動筆為文則自然典雅;為父兄、為丈夫,以儒學為準繩,而骨子里則是一純然道家,但憤世嫉俗,是非過于分明。

以文才學術論,他遠超過其他文人學士之上,他自然無須心懷忌妒,自己既然偉大非他人可及,自然對人溫和友善,對自己亦無損害,他是純然一副淳樸自然相,故無需乎尊貴的虛飾;在為官職所羈絆時,他自稱局促如轅下之駒。

處此亂世,他猶如政壇風暴中之海燕,是庸妄的官僚的仇敵,是保民抗暴的勇士。

雖然歷朝天子都對他懷有敬慕之心,而歷朝皇后都是他的真摯友人,他屢遭貶降,曾受逮捕,忍辱茍活。

”  蘇東坡帶給我的感覺,在我看了《蘇東坡傳》后就感觸更大了。

其中,以上這一段話讓我記憶猶新,對此頗有同感。

  他才情奔放,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詩、詞、文、書、畫、文藝理論均有獨到成就。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其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

  他,就是蘇東坡。

  我眼中的蘇東坡。

關于友誼的演講稿

世上有比友情更令人感覺溫馨的嗎

好酒難得,好友更難得。

朋友就是朋友,絕沒有任何事能代替,絕沒有任何東西能形容--就是世界上所有的玫瑰,也不能比擬友情的芬芳與美麗。

朋友,還是這個世界上最令人愉快的東西。

友誼,更是這個世界上最不能缺少的東西。

對一個情緒低落的人來說,朋友的一句鼓勵,甚至比世上所有的良藥都有用。

朋友之間良好的關系既是友誼,其中包括了解、欣賞、信任、容忍、犧牲……諸多美德。

友誼是雨中的傘,是黑夜里的燈火,是揚帆航船途中的風,是崎嶇山路上的扶手,友誼是一間不上鎖的房間,你隨時可以敲門進入;友誼也是一把鑰匙,能幫你打開心靈之門。

然而友誼并非唾手可得,就是把友誼的標準降低一些,真正能稱得起朋友的還是很難得。

試想一想,如有銀錢經手的事,你信得過的朋友能有幾人

在你蹭蹬失意或疾病患難之中還肯登門拜訪乃至雪中送炭的朋友又有幾人

你出門在外之際對于你的家人肯加照顧者又有多少

再退一步,平素投桃報李,莫逆于心,能維持長久于不墜者,又有幾人

世界上是有朋友的,不過雖然無需打著燈籠去找,卻是像沙里淘金而且還需要長時間地洗煉。

一旦真鑄成了友誼,便會金石同堅,永不退轉。

患難見真情。

不錯,在困境中,在受難時,來自朋友的幫助便顯得特別可貴。

有時,哪怕是一具關切善意的眼神,也會像一簇炭火,在冰天雪地中送給你溫暖。

當你被成功和得意沖昏頭腦時,友誼會像一盆涼水,兜頭潑來,把你澆醒。

是的,友誼是錦上添花,更是雪中送炭,友誼是陽關大道上的攜手遠足,更是崎嶇攀登路上的相互攙扶。

友誼是一棵樹,要用真誠和摯愛去澆灌,用信任和寬容去栽培。

嫉妒和猜疑是毒藥,會使友誼之樹根枯葉焦,失去生命的綠色。

友誼是推心置腹的交談,是默默無聲的關懷。

友誼是不求回報的付出,是無拘無束的平等交流。

友誼是理解,是尊重,是從一顆開放的心走進另一顆開放的心。

友誼是驅逐孤獨和絕望的動力。

友誼之樂是積極的。

一個人,縱然功名顯赫,萬貫纏腰,倘若沒有一個可以敞開胸禁以心換心的真朋友,終究可悲可憐。

沒有友誼的人生,是殘缺不全的人生,不值得羨慕。

沒有友誼,沒有朋友的人生,是慘淡的人生,也是失敗的人生

青春勵志演講稿范文

我不在意是否能拿到分數,舉手之勞,自己整合吧  論中國宗教  之所以寫這個文章是我十多年來思想中國問題的時候碰到了宗教問題,就持一個業余研究的態度進入了宗教領域。

而我研究宗教的出發點是研究中國社會的病理,所以我的一切關于宗教的認識暫時不涉及宗教學術。

  宗教成為一個社會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是因為人有拜神的天性,這是人的一個共性。

人類重來沒有停止過探討神的努力,真正控制一個社會群體行為的是他們的神。

人類也以自己的習性和祈望塑造有形的神,并崇拜。

拜神是人類的本能之一。

人的精神生活中不能沒有神,沒有神,人的行為就會處在一種游離式的病態。

而一個社會群體如果沒有共同信奉的神,這個社會就會處于同樣的游離式病態。

所謂游離式病態最顯著的表現就是沒有自我的狀態,或者是自毀狀態。

沒有自我的社會狀態就表現出容易動搖的,不穩定的,分離的,自卑的和頹喪的社會意識。

  人類探求神的欲念和目的是相似的,但因種群的特質不同,導致再現神的形像不同。

探求神的努力就象畫魚,歐洲人畫了一條每個鱗片都和真魚一樣的魚,但是看上去還是死魚。

中國人畫了幾條線,沒有一個片段和真魚一樣,但看上去卻是一條活魚。

而印度人畫不出一條魚來,他認為想魚便是畫魚。

  歐洲人探求神的結果是塑造了具象的神。

神就是父。

父是有德的,父的德高于一切。

中東人探求神的結果是塑造了抽象的神,神是空,佛不是神,但是是通神(悟空)的超人,佛知道神是什么。

萬尊,千尊,世尊都是不同程度接近神。

這接近是靈界的,跟那個皮囊形像是無關的。

佛和神的關系是秘密的,人想知道這個秘密只要修(佛)法就可以了。

而中國人的神是個意向神。

神是被感知的。

神的形像是微乎其微到無,是以人看不見摸不著卻能感覺到的形式存在的。

翻看道德經對神的定義: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趨近于無的東西,是所有物質的本。

到此,神的形像其實很明確了。

不是有人在還在圣經里探討到神其實就是光么。

沒準神比光還小呢。

這個學術的問題我就不多闡述了。

  中國人不是無神論者。

可是中國人的神又在哪里呢

中國人從最早的祭天依始,就傾向于尚“自然”為神。

而“自然”好象不能叫做神。

中國這個山有勢水有情的土地,深深感染中國人,陶冶中國人,造就中國人。

所以任何“神”的形象都不可能代替中國人心中“自然”的形象,任何愛“神”的感情都代替不了中國人愛“自然”的感情。

中國人探討神的步伐止于自然。

其實中國人已經從自然的提示里認識了神,中國人不僅發現了超自然的神,更發現了神存在的方式。

領悟了神的“道” ,---也就是神的路,神的方法。

中國人已經知道神就是那個你能想象出來的(或者無法想象出來的)最小最小最小形態存在的,因而好象是極弱的。

可是神的道是永恒的,強大的。

對人來說神的意義就是“能用其道” 。

要想做到能用其道,效法自然就可以了。

神的道都在自然里,看得見摸得著。

能得“道” 就能永久。

得了道,就能安居。

所以中國人的精神最高境界是容于自然。

  當我合上各類宗教的經典,思想著拜會過的神,我無論如何不能否認各類宗教都在探討的神就是同一個神,就是我們的造物主。

而只有中國人認識造物主的真相。

  現在我們回頭來探討老子和他的道德經,釋迦和耶酥以及他們的宗教。

(關于這一節,我大略闡述一下觀點,大量的引經據典的論證有待于補充,我將在中國未來文化與宗教的篇章里列舉)  有神和對神的崇拜是宗教的根基。

我們可以說認同某一宗教的真理性就是信仰。

虔誠的宗教信仰者就聲稱自己信奉的是真理。

然而宗教在傳播過程中,盡管用了很多比喻,事例,還是由于道理太深刻而無法準確表達,難免就被膚淺化,世俗化,而深刻的真理一旦被解釋得庸俗了,懷疑論者就稱其為虛偽和迷信。

  耶酥,我們今天看來他好像是個私生子,經歷不幸的童年,在20幾歲的時候,在曠野里不吃不喝40天悟“道”,從此開始傳播福音,福音講什么

福音在宣講神的德。

“德”--THE VIRTUE OF GOD 上帝的行為和意志,通篇的新約耶酥都在講這個“德”,大到帝王之德,小到村婦之德。

通篇的故事都在說:有德就有福了。

  釋迦摩尼是一個王子,一個富家的浪公子,在20多歲的時候突然離家出走了要去傳道,他在菩蒂樹下不吃不喝40天悟“道“,樹立佛陀,創立佛教。

佛是什么

佛是神的法。

THE LAW OF GOD,佛法無邊,佛教再三強調版依,戒律,修行。

塑守法的模范-各樣的佛陀。

看來釋迦王子只負責宣講如何守法。

  老子,據說名李聃,在周朝為官,不知道什么時候寫道德經后,從辦公室出走了,走了以后就再也沒有回來,死于何時何地未可知。

出走的時候好像在30歲左右。

大概也到什么地方不吃不喝40天,可是他可能餓死了。

道德經說什么呢

道德經說的是神的路,THE WAY OF GOD. 道德經也說了神的德和神的法。

道德經就是神的道德法。

老子如果活著,應該主要負責講道。

  我們看到盡管耶酥告誡過多次不要把神塑造成偶像崇拜,但是信奉耶酥的人們并沒有停止造神像,而且造了一個非常具象的神像。

釋迦牟尼也沒有主張朝拜偶像,修佛法成佛是接近和認識神的途徑。

不過成了佛的人都是認識神的模范。

所以信奉釋迦牟尼的人們有了具體的模范朝拜,而停止了給神造像的努力。

這就是他們轟轟烈烈的宗教(造神)運動。

  中國人2000多年來說不清楚是否有自己的宗教。

中國人探討神的活動沒有導致造神像的宗教運動。

而是形成文化意識。

老子說神的形像是“無” 。

我們有個“無”神。

請大家明白,我們有個“無”神,不是我們沒有神,而是我們沒有給神造像去朝拜。

  “道”沒有轟轟烈烈的癡迷者,衛道者,傳揚者,“道”至“虛極”,守“靜篤”“沒身而不殆” 。

山山水水,草草木木,都是“道”的傳播者。

任何神像都“大”不過“無”,任何宗教都“大”不過“道” 。

只有“道”,你身在其中,卻“不知有之” 。

所以各類外邦宗教無論看上去多么強大,到了中國就會在中國的無形的“弱“如水的道的文化中浸泡起來。

成不了氣候。

那個無所不能的耶和華偶像上帝,那個能跟佛秘密來往的宇宙神到了中國人的這個小到無窮小大到無窮大的萬物之始的神界里,都顯得那么無能為力。

我們難到還不愿承認道是全世界最高境界的宗教么

  老子,耶酥和釋迦在同一個時期做同樣的事,述說同一位神。

佛經和圣經可以說是“道德經”的展開。

“道德經”是圣經的精華,是佛經的精華。

在未來的漢語里,別的都將稱為圣書,只有[道德經] 堪稱為[圣經]。

  所有的宗教(造神的做為)作用都在於增強宗教載體的自信力。

禱告,燒香,朝拜無不是。

從宗教的起源來看,一般是一個沒有自信的或自信力不強的群體最容易造具象的的神,借助于偶像來強化自信心。

而一個自信的群體是不熱衷于造神的。

而只有中國人沒有給神塑像,載的是一個弱如水的“無”神。

在一個逞強的社會里,如果沒有強大的自信力,如何能載這樣一位只處弱勢之神呢

比如一個很自信的人總說自己是不信神的。

這個世界,無神論者是不存在的。

所謂不信神的人,是不朝拜神像的人。

所以從中國人認識了神,而沒有去造神像說明中國人是一個非常自信的群體。

一個自然中國人和一個自然美國人在一起,當遇到困境的時候,中國人總有辦法拯救自己,而美國人就會把一切交給上帝。

中國人已經知道如何用神的“道“了,而美國人還不知道神在哪里。

當然了有智慧的人會表現出自信,這是毫無疑問的。

  可是,我們似乎沒有看到中國人的自信,我們現在看到的都是容易動搖的和自卑的頹喪的人們。

如果我們有這么強大的高尚的一位神,我們又是極有智慧的群體,我們怎么總是覺得自己是在醬缸里存活呢

我們怎么總是自相殘殺呢

為什么總是一副奴才象,在那根本就沒有自信心的群體面前去表現自卑

  中國人沒有走自信民族的光明道路,反而在自卑的黑暗里徘徊。

懷有自信心的和對自然的感情使中國人沒有造駭人的“自然神像” 去崇拜,於是拜神的本能驅使中國人崇拜祖先,對祖先的敬畏代替了對神的敬畏,形成了“家長意志” 。

家長意志就是服從意志,服從意志就是犧牲自我。

中國社會就這樣忽視了神。

如果老子活得久些,也能象耶酥和釋迦一樣傳道,中國人是不會誤入朝拜祖先的歧途的。

  自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確立后,中國人的自我意識就逐漸消失了。

中國人由一個本然自信的群體被犧牲自我的宗教意識統治了2000多年。

中國人個體因犧牲自我而自卑,總是處於一個反抗自卑又無從尋回自我的頹喪狀態。

  儒家宗教強化了祖宗崇拜,并把對祖宗的崇拜制定為社會行為法則。

在這個法則下,中國人從兩歲起就開始精神閹割,這樣,一個自然的中國人和社會型的其本身,在無比痛苦的自信與反自信的斗爭病里生活到死,一輩子都在沮喪和壓抑里,從來沒有輕松過。

由此構成的社會群體也在革命和反革命的病態社會里掙扎。

敬畏和崇拜祖宗是天經地義的(本能趨使的崇拜意識),卻是違反自然法則的,反其道的。

儒家的似道而非道思想使中國人意識不到崇拜祖宗會錯在哪里。

  中國革命同任何外國革命都不同,中國的革命是一種病態發作,中國歷代革命耗盡了中國人的才智,是唯一一個革命倒退的民族。

2000多年的革命者的悲壯故事,寫滿了只是對自己的仇恨。

  革命者用一個能找回自我和自信的主義進行革命,革命勝利了,自我找回了,自信心恢復了,團結狀態的中國人開始強大了。

可是任何堅強的主義,在中國的道的世界里,都有“信不足”的缺陷,都會被融化,越堅強的主義融化得越快。

最終融化到一點痕跡都沒有了。

當主義融化的時候,敬畏祖宗的意識就增強,增強的目的是希望在祖宗那里找回主義,也就是找回自信和自我。

因為中國人實在是不知道怎么丟失的自信,自信丟到哪里去了。

回到神,可是中國人的神好象是更沒有自信的弱者,因為中國人的神是無像的。

所以就更一味的尊崇祖宗,抱著祖宗的大腿不放。

這恰恰使犧牲自我的速度加快。

失去自我的中國人變得軟弱游離,道德法一并淪喪,頹廢和墮落開始蔓延。

另一輪革命的巖漿就開始醞釀。

  到此,我們應該明確了,中國人要回歸自己的神。

要放棄崇拜祖先。

讓儒家思想徹底回到他原來的位置去。

讓我們2歲的孩子回到自然界,---也就是我們的神界,自由成長。

不要再用暴力和恐嚇等任何方式脅迫他們犧牲自我。

回歸到我們的神,尋回自我,中國人才能走出自卑的黑暗,看到做中國人的光明,走上強大的道路。

  為此,我們要做點事,要去革命,做最后一次革命,不僅是針對現在的腐敗的統治階層,更重要的是針對長在中國人神經系統里的,通過生殖細胞轉移的那個病毒。

我們要宣講我們的神的道德法。

但是不能用所謂民主宗教,所謂的共產主義宗教,不用約翰的話或路加的故事,因為所有這些思想和故事,都有社會背景內涵,都是污濁的比喻,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失去說教的原意和作為例證的力度而導致對神的誤解,用我們的故事做比喻也會對外族外幫的說教作用減弱,就象我們不易理解馬太福音或者啟示錄一樣。

  我們知道唯一的不變的故事和法則就是神的“道” ,他在自然界里。

我們就是要做點事,繼續老子要做沒做完的事,把大自然里無窮無盡的例證寫出來,給在黑暗里的人們講來聽。

自然的例證永遠是不過時的,有說服力的。

  中國人的神是極強處極弱的。

只有強者才敢於處弱勢。

回歸到神,中國人就會以其智慧和自信,依神的道德法走向極強。

極強處極弱就是中國人主宰世界的準則。

  道,我們的國教。

  慶祝建黨九十周年,  回顧近代宗教發展史,為做好宗教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我演講的題目是慶祝建黨九十周年回顧近現代宗教發展史,為做好宗教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睡獅破濃夢,病國起沉疴(kē)”。

自鴉片戰爭起,追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成為貫穿百年來中國歷史的根本任務和突出主題。

歷史的必然選擇,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交到了中國共產黨人的肩上。

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斗爭,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征程上邁出了關鍵一步

  走過90年風雨征程,中國共產黨引領社會主義中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擔負起新的歷史使命。

  回顧近現代宗教發展史,讓我們清醒地了解到中國宗教政策的最終確立是有其歷史必然性的。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下中國宗教具有特征。

中國人對萬物和人生本源的基本看法是“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禮記》),基本信念是敬天法祖,報本答愿的方式是祭天祭祖,由此演化出一套統治制度和倫理秩序。

到了封建社會,就形成了封建等級社會固有的“封建宗法性”特征。

在這種強大的慣性中,中國文化以儒學為支柱,中國宗教“儒釋道”相浸染,都打上了“敬天法祖重社稷”的烙印,強調維系現存世界,并理性地適應現存世界。

  隨著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中國宗教又多了個“洋教”特征。

“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中國傳統宗教在國難當頭和中西文化沖突的夾縫中掙扎,這時基督教和天主教卻大規模傳入中國。

一個本來是傳播福音的宗教,卻不幸成為侵略者的工具,“如來佛是騎著白象來到中國的,耶穌基督卻是騎在炮彈上飛過來的。

”(蔣夢麟語)一個宣揚愛人如己的宗教,卻倚恃“治外法權”的庇護走向了它的反面。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中,國內封建地主階級、領主階級以及反動軍閥和官僚資產階級,主要控制著佛教、道教和伊斯蘭教的領導權;外國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勢力,則主要是控制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教會。

  二、發起挑戰  對“封建”特征的挑戰,始于“戊戌變法”后一代代先進的中國知識分子。

在尋求民族獨立和復興的神圣祭壇前,呼喊與抗爭之聲始終不絕于耳。

人們也聽到了弘一大師“念佛不忘救國”的怒吼,看到了茅山道士“上馬殺敵,下馬學道”的身影,以及回民支隊縱橫馳騁英勇抗日的壯舉。

  對“洋教”特征的挑戰,始于中國天主教和基督教中的有識之士。

天主教界人士主張天主教“中國化”。

基督教界發起了“本色教會運動”。

  三、走向新生  1949年新中國建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終結。

蓄勢已久的中國宗教的自我革新,在新中國、新社會再度爆發了。

  基督教、天主教走上獨立自主自辦教會的道路。

1950年春,政務院總理周恩來接見宗教人士,當他聽到多年來基督教界的理想是提倡的“自治、自養、自傳”時,總理欣然支持,強調中國基督教會必須肅清其內部的帝國主義的影響和力量。

中國基督教抓住歷史的機遇,做出了正確的抉擇。

1957年2月,中國天主教召開了為期40多天的教友代表會,正式確立了“獨立自主自辦教會”的方針。

  伊斯蘭教改革的內容包括廢除宗教的一切封建特權,改革總體上是和平、謹慎地推進的。

藏傳佛教改革在西藏特別強調“慎重穩進”,最初是采取“和平改革”、“六年不改”的方針。

直到1959年西藏上層反動集團發動了全面的武裝叛亂,在平叛的同時,才調整為“邊平邊改,先叛先改,后叛后改,未叛緩改”。

在改革的基礎上,經過協商,建立了寺廟民主管理委員會,制定了《寺廟民主管理試行章程》。

  漢傳佛教和道教也進行了改革。

剔除了“教理、教制、教產”方面的封建宗法因素,廢除了危害下層僧侶身心健康的陳規陋習,消除了寺觀內盛行的封建迷信等不良現象。

  通過民主制度改革和獨立辦教道路的選擇,中國宗教不再是作為帝國主義附庸或被統治階級控制利用的工具,而是恢復了本來面目,保有其基本信仰和教義、維持著與其自身特點相一致的宗教制度和禮儀、能自主地開展正常宗教活動的宗教;是真正體現愛德、弘揚文化傳統的宗教。

  1993年,江澤民同志指出,“我國過去進行的宗教制度改革,在天主教、基督教方面革掉帝國主義的操縱和控制,實行獨立自主、自辦教會,在佛教和伊斯蘭教方面革掉封建剝削和壓迫制度,是完全必要的和正確的,使我國宗教界邁出了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重要一步。

”  四、政策理念的確立  有過失誤,教訓更深刻;有過反復,原則更堅定;有過曲折,認識更清晰。

勿庸諱言,1957年后,中國共產黨有過“左”的失誤。

“文化革命”實際成了“革文化命”,其中包括“消滅宗教”的運動,教訓深刻、代價沉重。

改革開放以來,在撥亂反正、“落實宗教政策”的巨大努力中,數座寺觀教堂得以迅速恢復或重建。

如果說,“消滅宗教”的荒唐是“史無前例”的,“落實政策”的努力又何嘗不“驚天地、泣鬼神”

經過如此的大落大起,大悲大喜,此番全民族對宗教信仰自由的尊重,來得更為自覺、堅定和深沉。

  積累60年之實踐,回顧100年之歷程,展望新世紀之發展,要講中國的宗教政策,最基本的其實就是兩條: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堅持獨立自主辦教。

  ——尊重宗教信仰自由,是基于對廣大信教群眾信仰選擇的真誠的尊重,基于宗教存在和發展的客觀規律。

  ——堅持獨立自主辦教,也是基于對全中國人民意愿的真誠的尊重,基于中國曾經長期受過帝國主義侵略和掠奪的歷史事實。

  事實上,中國共產黨不斷對自己的黨員進行宗教知識和宗教政策的教育;中國現代宗教學術的研究,也已經出現理論和方法的多樣化和學術繁榮的新局面。

以中國之大,難免局部不出一點問題。

政府宗教事務部門的責任,就是依法對宗教事務進行管理,也即對有關宗教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貫徹實施進行行政管理和監督。

宗教工作必須堅持“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為基本方針。

  最后,我們堅信在以張忠為局長的局班子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局同志的團結協作、共同努力下,我局的工作一定會上一個新臺階,開創出新局面。

  謝謝大家

赞助推荐